驾车路线:全程约111.7公里
起点:陇西县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县门街行驶110米,右转
2.行驶220米,右转进入南大街
3.沿南大街行驶300米,直行进入万寿街
4.沿万寿街行驶50米,过右侧的丰泰电器约260米后,右转进入福兰线
5.沿福兰线行驶2.0公里,稍向左转进入S209
6.沿S209行驶68.7公里,直行进入G212
7.沿G212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兰渝线
8.沿兰渝线行驶7.1公里,直行进入木寨岭隧道
9.沿木寨岭隧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兰渝线
10.沿兰渝线行驶26.3公里,朝岷县县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岷州东路
11.沿岷州东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岷州中路
12.沿岷州中路行驶760米,过左侧的好又多百货超市约110米后,左转进入钟楼街
13.沿钟楼街行驶20米,过左侧的新五洲购物广场约310米后,右转进入和平中路
14.沿和平中路行驶2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岷县
巴布拉族的集中聚落
该社地理范围位在今台中县清水镇境,北界大甲溪,与道卡斯族(Taokas)崩山社群大甲东西社相望,东临大肚山,与巴宰族岸里大社接境,南与沙辘社为临,西到海。其社域,若以二榔(今台中县清水镇榔里)、四甲二(今台中县清水镇南社里)为界,以北为牛骂社的活动范围,以南为沙辘社范围;东北方大突寮(今台中县清水镇东山里)一带,则为沙辘、牛骂与岸里大社共有地。
牛骂社的地理范围地处中部台湾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北部,大肚台地西麓,海拔约六至十公尺间。清水平原东侧的大肚台地,南起大肚溪北岸,北迄大甲溪南岸,其西麓有断层线,沿此断层线出现丰富而良好的水泉。牛骂旧社即位在断层线西侧今清水镇西社、西宁等里。
依契字所示,雍正十一年(1733)闽粤汉人林元璸、卢永清、曾式鸿、洪绍泽、林勋臣、杨贤、陈钻、张乃成等,最早向牛骂社业户蒲氏悦承垦秀水庄、三座庄、客庄、桥头庄、田寮庄、后庄、社口庄、山下庄、水碓庄、上湳庄、下湳庄、青埔、碑头庄等十三庄地(今台中县清水镇秀水、国姓、顶南、桥头、田寮、国姓、顶南、桥头、西社、青埔等里),按一甲八石纳租给业户,并永为牛骂人的佃人。汉人请垦的地区,大致上为牛骂社旧聚落(今清水街区)以北至今纵贯铁路台中港支线以南部分;但不包括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带、牛骂社旧聚落,以及其东方埤仔口、大肚台地一带的田园。换言之,除了西势附近牛骂社旧聚落所在、纵贯铁路台中港支线以北的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带(地势较低),以及大肚台地(旱地缺水)因地理环境的限制,未在汉人请垦之列外,闽粤汉人入殖的地域几乎囊括牛骂社域范围之半。
依乾隆四十三年(1778)〈感恩社民番业佃谕示碑〉的记录,汉人请垦十三庄时,已有「朱、杨世业」位于十三庄地之南。可见汉人入殖活动应早在雍正十一年以前已展开。而全面性的入殖活动,应在雍正年间以后;此一发展显然与牛骂社的势力经大甲西社事件重创后(事后改名感恩社),无力抵挡汉人移民潮有关。(参阅本网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概介)
虽然雍正年间闽粤汉人请垦十三庄地,并不包括牛骂旧社与旧社口附近地区(今清水镇西社、西宁等里)。然而乾隆十七年(1752)在牛骂社人与汉人田甲互混,请官清丈的土地契约文书上出现「旧社口西势」一词,即最迟乾隆十七年牛骂社人已迁离旧居并形成新社,因而称旧居为旧社,以示区别。而新社位置应介于牛骂旧社(在西势)与埤仔口之间;地缘上包括南宁、清水两里的范围。换言之,乾隆年间牛骂社人已迁离旧社,向其东边大肚山麓位移,形成新社。
此外,最迟光绪年间,牛骂人又远离新社,分别退往大肚山上,在「番仔埔」之北,形成「番仔城」(今台中县清水镇杨厝里),于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带,形成「番仔寮」(今台中县清水镇高北里)。无论「番仔寮」或「番仔埔」、「番仔城」,皆是以汉人中心主义的立场对平埔居址或持有地之称;「番仔寮」等名称的出现,一方面表示平埔族群的处境:原以牛骂社人为活动主体的牛骂社域,汉人已成为多数群体;另方面由「番仔埔」、「番仔城」或「番仔寮」等地处大肚台地的旱田、墓园或河口低地,则意味着适合汉人农耕的社地多已成为汉人耕垦的良田,牛骂社人乃往较不适合汉人水田化农耕之地聚居;即不适合汉人农垦活动之地,如贫瘠旱地与低洼地带(以清代的科技无法改善地力、避免水灾),反而成为社人最后的保留地。
总之,牛骂社社地经清代以来的发展,或、典、卖与汉人,同光年间仅「番仔埔」、「番仔城」、「 番仔寮」仍为牛骂社人的活动范围,在汉人社会形成过程中,平埔与汉人族群势力之消长,于此可见。而一如清代台湾其他地方的平埔社群,清代以来,牛骂人口也有流失现象,迁徙为其中之一重要因素,如嘉庆九年( 1804 ),社人曾参与中部平埔族移住今宜兰的活动,惟人数不祥。(参阅本网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之迁徙活动」)目前仍有其族裔聚居清水镇境。 沙辘社的地理范围,位于大肚台地西麓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中部。北与牛骂社为邻,南接水里社,东与巴布萨族务束社接境。以今日行政区划而言,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沙鹿镇、梧栖镇(鸭母寮以南部份为水里社所有)及清水镇南部分地区。沙辘社含沙辘北社、沙辘南社(大甲西社事件,改名迁善社,往后并成为沙辘社名,即沙辘北社称迁善北社;沙辘南社称迁善南社)两支社。
大体而言,沙辘社地理范围若以北势溪(俗称北溪,在今台中县沙鹿镇境,流经北势坑)、埔尾(今台中县沙鹿镇斗抵里)、瓦窑脚(今台中县梧栖镇大庄里)、鹿寮(今台中县沙鹿镇鹿寮、鹿峰等里),沿四甲二(今台中县清水镇南社里)、三 ? 榔(今台中县清水镇榔)、南简(今台中县梧栖镇南简、福德两里)为分界线,以东为沙辘南社范围;以西为沙辘北社范围。至于下鱼寮(今台中县梧栖镇下寮、顶寮二里)、大庄(今台中县梧栖镇大庄、大村、兴农等里)、南简等鱼塭地,即今梧栖镇大部分地方,以及竹林一带(今台中县沙鹿镇竹林、犁份里)为南北社社人共有地。
简言之,沙辘南社地理范围主要分布于沙鹿镇东北半、清水镇东南部;北社则为今沙鹿镇西南半部、梧栖镇东北与清水镇西南边。而南社社址位在竹林南北溪间( 俗称「番社埔」 );但由(竹林南溪流经)今洛泉里文昌街的番婆桥,与洛泉里北方居仁里的「社口」(位在土着社出口)等地名,说明位在番社埔的南社居址可能形成于汉人聚落已形成且势力渐越社人之际,故以汉人立场称其埔园为「番社埔」、居址附近的桥梁为「番婆桥」。换言之,位在番社埔的南社社址可能不是南社最早的居址。沙辘北社旧址位于南北势溪间,似乎直到清末迁善北社仍驻居北势溪前。
总之,经清代汉人的移垦,或占或买断沙辘社地结果,沙辘社域不断缩小。日治时期「插界」(即确定土地所有权)以后,沙辘社活动范围,仅限于其居址番社埔与竹林北溪以北地带(沙辘社放牧、祭祀、竞技所在),俗称「养马埔」的地区。由于位在竹林庄后的大仑属南北社的共有地,作为放牧、祭祀、竞技的养马埔地区或也为两社所共享,惟目前欠缺北社进一步的迁徙资料,无法分析其是否也移住番社埔地区。 水里社的地理范围主要在今台中县龙井乡境,北边并及台中县梧栖与沙鹿镇域。其北与沙辘社为邻,南界大肚社,东抵大肚山,西临台湾海峡。
水里社旧址原在水里港一带;水里港的位置,依《台湾府志》记为「海叉小港」,则水里社址原位于近水滨海处(今台中县龙井乡丽水村)。但十八世纪三O年代水里社址已从大肚溪口北方往内陆迁移至大肚山麓。由于水里新社位在今台中县龙井乡龙泉村,因此,乾隆五十三年(1788)当清廷在水里社域设水里港汛(有监视土着部落之意),即选择在其社址附近的水师寮(在水里新社之南,今台中县龙井乡龙岗村)设迅兵寮舍。
总之,水里社新居地处大肚山麓,在龙目井庄,该地土名包括水里社与水师寮,直到日治时期契字文书仍常使用「龙目井庄土名水里社」。 治时期大肚社含大肚南社、大肚中社、大肚北社。在土地契字上,多分别称大肚南、中、北社,或南大肚社、中大肚社、北大肚社,也有仅称大肚社的情形。依据本网站大肚社契所示,其地理范围主要在今台中县大肚乡境,北边并及龙井乡南部,东到乌日乡西部,甚至可能及于台中市南境。其北与水里社为邻,东界猫务束社,以及洪雅族(Hoanya)万斗六社,西抵台湾海峡。
就各支社活动领域而言,大肚南社主要在今台中县大肚乡境,并即乌日乡学田、荣泉等村与台中市南区、西区部分地区;大肚中北社主要在大肚乡北境,并包括龙井乡、台中市区。
(一)大肚南社 依据过去学者的研究,清康雍年间,大肚南社旧址在今台中县大肚乡社脚村「番社」(即埔仔顶)。社脚村位于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南端,地当大肚台地西南端山麓与大肚溪之间,海拔约20-30公尺 。所谓「社脚村」应指在「大肚南社脚下之村落」而言,而「下方」在地形上意指较低之处,则汉人入垦初期,大肚南社旧址应在社脚之北较高亢处。
依「乾隆台湾舆图」所示,南大肚社位在营盘埔(在今台中县大肚乡营埔村)之北,渡头(在今台中县大肚乡营埔村紧靠大肚溪河堤)之东,北大肚社之南,足见乾隆年间大肚南社居址在营盘埔、渡头北方。位于今台中县大肚乡营埔村之营盘埔,南距大肚溪约300公尺,约设于康熙五十一年以前。营埔之设,一般多位在平埔村社附近(有监视土着社之意),即早在汉人大量入殖之时,南大肚社址可能位在营盘埔北边大肚山麓一带。
依乾隆六年的成书《重修台湾府志》载,汉人在大肚南社社域内已形成义学庄(今台中县乌日乡学田村)、王田庄(今台中县大肚乡王田、中和等村),却尚未出现「社脚」地名,说明汉人较早入垦之地不在社脚,且直到乾隆初年当地的汉人庄落仍未形成(或人数少,未加以记录)。
义学庄位于大肚台地东南端,海拔约四O公尺处;王田庄地当大肚台地南麓、台中盆地口位于大肚山麓,海拔25-50公尺间的山辘地带。依学者的研究,王田地名由来与荷治时期的土地制度「王田」(荷人当局将土地租予人民耕耘)有关;当地亦为明郑屯垦之地。换言之,十七世纪中叶,汉人已入殖南大肚社域。惟清代方志直到乾隆六年始出现王田庄名。无论王田庄是否早在荷治时期已形成汉人村落,其为大肚社域较早形成的汉庄之一,则可肯定。
上述,康雍年间大肚南社居址不在义学庄、王田庄一带,而依大正年间的地形图所示,比较可能在西北方今社脚村近山麓一带地区,但当时并无社脚村落。社脚地名最早出现,始于嘉庆六年(1801)社人因「乏银口粮应用」,杜卖「社脚南势过沟」的熟园所立契字;同年也出现「番社」之称。社脚村东部的「埔仔顶番社」,为海拔30-50公尺的缓斜坡地,地势高且为旱田地带,日治时期始有知高圳的灌溉,并成为水田稻作区。
番社之外,同治年间并出现「番子寮」的称呼。依番社地名出现的惯习,多半在汉人入殖势力渐成之时始出现,而水源常为土着选择居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康雍年间 南大肚社域的汉人人数有限,社人的生活空间足够,理论上 番社附近的旱地景观,不应成为社人选择居址的对象,惟番社附近的番仔井为自然出泉处,足以维持社人生活需求。
总之,从以上社脚地名与番社称呼的出现过程,可说明汉人至迟在乾隆年间已入殖大肚南社居址附近地带,嘉庆年间汉人势力并远超过土着社会;因称社人居址为番社。即埔仔顶番社可能为原址在大肚山麓的大肚南社人搬迁后的新居,而非大肚南社旧址。至于迁往社脚村之前的旧址,目前仍不详。
(二)大肚中北社 大肚北社旧址应在顶街竹围内(今台中县大肚乡顶街村),由乾隆四十一年(1776)北大肚社乌肉汉因「乏欠银费用」,将一片三间土砖盖的厝地卖给载豹,可以说明。惟由该契字所示,社人在竹围内的居址似乎已有不少汉人分布。果然在不可确知的年代,社人已由旧社迁移至新址;今瑞井村境的番仔仑,位于标高265-275公尺的大肚台地上,除了沿断层线之处出现多处涌泉外,主要为旱田分布区,相传曾为大肚社人的居址,或即大肚北社人后来迁离原居地后曾驻足之地。
在今顶街村山阳大排水以南,大肚纸厂以北,铁路之西,大肚本圳以东一带,为旱田地区,俗称「番仔田」,地望上为大肚中北社的活动范围。而顶街村之南今大肚村的番社,位在大肚国小之南,兴国橡胶厂之东,自由路以西新光别墅一带,属于大肚中社的领域,地缘上可能为大肚中社的居址。至于其历史初期的旧址位于何处,并无相关资料资以论述。惟依「乾隆台湾舆图」所示,大肚中社位在大肚北社之东,则乾隆年间以后其社址应有过搬迁;新址(番社)位于大肚北社旧址之南。